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。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,泰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剪纸第五代传承人赵英创作了长2.6米、宽0.6米的剪纸作品。记者了解到,这幅名为《庆祝建党一百周年》的剪纸作品紧扣建党百年时间节点和主题,讴歌党领导人民求解放谋幸福、决胜脱贫攻坚、开创民族复兴的丰功伟绩,讴歌祖国和人民,祝福祖国山河壮丽、国泰民安。
“这是牛的雏形,手法使用的就是我们泰山剪纸特有的‘打毛’。”22日,记者见到赵英时,她正在工作室内忙碌着。记者看到,赵英一手拿着红纸,一手拿着剪刀翻飞于红纸之上,随着纸屑飘落,红色的福字之上,神气十足的“福牛”呼之欲出。
在谈到《庆祝建党一百周年》这幅作品时,赵英说,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共历时近两个月的时间。整幅作品长2.6米,宽0.6米,共包含20种元素,10种剪纸手法。其中,作品中心为宏伟的天安门,两侧分别为泰山与万里长城。“祥云、牡丹、松柏、龙凤、红船等元素象征祖国大好河山,繁荣和平,同时添加战士奋战的场景于其中,提醒中华儿女不忘党曾经走过的艰苦历程,忆苦思甜,共护国泰民安。”赵英说。
泰山剪纸以细腻、灵动著称,像本次大篇幅的剪纸作品是赵英近年来少有的大幅剪纸精品。记者了解到,该作品创作过程也十分不易,仅是剪就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,为了保护作品的完整性,创作期间,赵英曾将床板作为工作台,自己则在地板上睡了10余天。“作品共用了10种剪纸手法,其中最耗时的就是泰山剪纸的特有手法‘打毛’,仅一厘米长的部分就需要四十多刀,一幅复杂的作品要剪成千上万刀。”赵英介绍。
今年50岁的赵英出生于剪纸世家,自幼在姥姥家长大,其姥爷是当地有名的能工巧匠,擅长剪纸木雕等传统手工艺,因生意需要,家里人人都会剪纸,在这样的环境下,赵英六七岁开始学习剪纸艺术。赵英说,有那么十几年的时间,她每天练习剪纸到深夜两三点甚至通宵达旦练习、创作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现在赵英的剪纸作品深受大众喜爱,特别是用“打毛”手法创作的《熊猫》《狐狸》《老鼠》等作品形象灵动、神形兼备,剪纸时的赵英更从容自若,剪刀下落之处,便是神情显露之时。
采访中,记者注意到工作室的一角放有赵英去年创作的“戴口罩”“勤洗手”“常通风”等8幅“抗疫”主题系列剪纸。说起此后的创作,赵英说:“今年我将继续创作一系列庆祝建党百年的作品,也将用手中的剪刀讲述泰山剪纸的传承故事。”